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就业环境变得越发恶劣,职场问题也随之被凸显和激化。什么职业更适合自己?为何求职总也拿不到满意的offer?该跳槽还是该卧槽? 转行的方向在哪?为什么会产生职业倦怠?职业发展遇到瓶颈该如何解决?下一步职业生涯要如何发展?褚如此类的问题也许正在你的下属、同事、朋友们身上发生吧?你们可能也已经为此而付出了足够的代价吧?这些棘手的问题是否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呢?伴随着一系列职业生涯问题的出现,在竞争如此激烈、就业如此严峻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发现,职业规划正发挥着“职场医生”的重要作用,他们焉然成为了求职就业者的救星。
Marry是沪某名牌大学哲学系应届大学毕业生,她在向阳生涯的咨询室里这样对职业规划专家说: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方面比别人强,毕业在即我都不知道要出国读书还是要找工作。如果选择出国读书我不清楚该读什么专业,找工作不知道要找什么工作。所以她非常希望能够得到专家的指导,弄明白自己到底该如何抉择。
2003年Sunny毕业于某艺术院校设计系,毕业后一直在广告行业就职。她起初做平面设计,但因为该工作很少与外界交流,觉得自己不喜欢,于是开始转型做客户开发方面的工作,两年后因为销售工作压力大,长期加班,自己极度缺乏工作上的成就感。一年前她担任客户经理职务,起初很想挑战并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但是却明显地感觉到该职根本无法胜任,为此她感到特别沮丧。“自己究竟适合做什么,怎样才能让自己持续拥有工作的激情与力量?”这是她当前迫切需要得到解决的问题。
的确,在人们求职、职业选择、转型、跳槽以及个人职业生涯长远发展的过程中,职业规划师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据全美职业发展协会NCDA统计,美国1999年就有16万名职业规划师,平均一个职业规划师面对3000人,美国的跳槽者中有37%接受过职业规划咨询服务。而在国内,适龄劳动人口已高达8亿,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失业者、跳槽者都需要专业的职业规划服务。我国目前从事职业规划、职业指导的专业人士数量非常有限,全国大约有1.8万个职业介绍所,10万名从事就业服务的人员,其中,已取得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的只有1万人,高级职业指导师不足400人。对于庞大的就业人群来说,这个数量起到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
目前,CCDM已被全国各地的职业规划领域人才所接受,特别是经济较发达的长江三角地区。而职业规划师的就业渠道除了专业的职业咨询机构,还包括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职业介绍机构、劳务派遣机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MBA职业发展中心、人才市场等。他们的月收入,以职业咨询机构为例,每月平均有万元以上。“发展机会缘自需求”,面对如此广泛而急迫的职业规划服务需求,你是否意识到这将会是你的新的职业发展机遇吗?要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专业的职业规划师呢?
向阳生涯职业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