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几年前为一个企业做策划,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该企业的一个重要市场的办事处经理形成了很大的“势力”要“造反”,但是还没有“举事”,如果企业采取行动可能加速该经理的提早“起事”,可是如果没有行动又难以控制,当时我们就建议企业当机立断砍掉这个经理。
于是,一场激烈的讨论开始了,绝大多数不同意这样做,主要的理由是这样做风险太大,而且行业中有成功的先例;我们则认为即便暂时失掉市场,凭借公司品牌信誉、行业地位很快就能把市场拿回来,虽然关系在销售中的分量很重,但是品牌在其中隐性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而且行业中的成功先例与我们的品牌不可同日而语。
就这样经验的力量占了上风,企业决策层迟迟下不了决心。
终于,在半年后,企业决策层还是果断的砍掉了这个经理,结果市场的损失并不大,大多数的销售人员没有离开公司这个平台。
最近几天看了关于“地头力”的文章让我感触良多,也是地头力这个日本的商道让我重新审视几年前的案例,重新思考这个提升竞争力的核心能力。
经验和知识常常会形成我们思维的逻辑,而我们信以为真的东西,却是过去某一阶段上的错觉。错觉奴役了我们,常常使我们不能看清当下的真实。
广东一家建材涂料公司销售额上亿,但销售停滞不前、产品研发滞后、生产效率低下、客户投诉多。董事长不得不更换CEO.新CEO发现营销总监问题突出:拉帮结派、任人唯亲、吃回扣,决定换人。董事长也早有此意,只是顾及总监资格老、客户影响大,且8个大区经理和20个营销主管都是其一手带出来。新CEO不信邪,立马辞退销售总监。8个大区经理和17个主管递交的辞呈也一并交到他的办公桌上,新CEO大笔一挥,“同意”!
在国企高管为主的清华总裁班上,90%学员都认为新CEO做得不对;浙江和重庆民营企业家为主体的场合,60%以上也说他太草率了。营销团队高管整体辞职会有很大问题,他应该多花点时间做好分化瓦解工作,可以把营销总监明升暗降,让他脱离实权岗位,可以把团队更多抓到自己手里等。
厘清错觉当机立断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按每个人的方案去做,只要你是认真负责的人,最后都会有一条路。没有绝对的对与不对,关键是出了新问题以后的应对方式。从这样的视点上来说,新CEO的做法也没有根本的错误。这家公司急剧调整后业绩大幅上升。
现实中大多数企业家却不敢当机立断。为什么?这是一系列错觉造成的
错觉1:
企业靠营销吃饭。生产只是投入,营销却是把钱往家里拿。营销团队掌控着企业的生命线。其实这是个严重的错觉。狐假虎威。任何一个分销商或代理商都是在跟一个有好产品的法人企业打交道,只要产品过硬,他们绝对会臣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