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标准 广告投放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才测评 法律声明 隐私声明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返回网站首页 最新个人求职信息 最新企业招聘信息 求职攻略 企业免费注册 个人免费注册 最新公告 意见或建议 如何面对“末位淘汰制” - 玉溪人才招聘网 www.yxzp.net 联系电话:0877-8889990 专业正规的人才网站。


如何面对“末位淘汰制”
发表时间:2008/11/17    浏览 2783

“末位淘汰制”好像是从1999年开始,流行于中国各行业管理中的一种制度。近一段时间以来,末位淘汰越来越时髦,似乎不采用末位淘汰制的管理就不是高水平的管理。管理者不论该方法是否适用,都想赶一下时髦,来末位淘汰一把,大有将末位淘汰制取代标准线淘汰制而一统天下之势,而被淘汰的阴影笼罩下的员工也大有载浮载沉、朝不保夕之感。

    别拿淘汰来唬人,末位淘汰制不合法

    从法律的角度来讲,末位淘汰制是不合法的,因为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员工的双方法律行为,合同一旦生效后,就对双方当事人产生了法律约束。在合同期未满前,任何一方要解除都必须有法定的或约定的理由。因此一个没有法律依据的制度何必去适应它呢?

    与末位淘汰过招:

    1、调整好心态

    (案例)小刘其实是一名很有潜力的IT市场销售人员,但是由于很多IT公司都采取了末位淘汰制,使得小刘难以应付。每当看到自己业绩下滑,或者排名落后的时候,情绪就十分低落,到最后以跳槽告别这家公司。可惜,他刚跳出了“火坑”,又钻进了“地洞”。这次加盟的公司同样也有末位淘汰制,小刘左顾右盼,发现这两年IT行业都流行淘汰了。既然大环境如此,而且小刘还要等米下锅,只能再次和末位淘汰制搏斗了。小刘的问题就是把末位淘汰看得太重,使这种机制成为他永远的噩梦、永远的包袱。其实没有必要,自己曾经努力,曾经拚搏,即使没得到好的成绩,也不会愧对自己。

    一句话:什么事情只要自己尽力了,没有人会责怪你。

    2、目标是第一名而不是最后一名

    (案例)梁风下午5点钟回到公司,第一句话就是问市场助理:“今天谁是最后一名呀?”市场助理问:“你怎么不问问谁是第一名呀?”“现在大家都关心谁是最后一名,而不关心谁是第一名,第一名可以继续留在公司,倒数第6名也可以留在公司,没有太大的差别。而最后5名将要离开,这才是大家关心的话题。” 现在每个人都在担心自己会不会成为最后一名,会不会成为被淘汰的人。其实这在目标上就偏离了,如果员工把眼光放在最后一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如果每个人都把目标放在第一名上,工作的热情和激情完全就不一样了。人人斗争做第一名,那谁还会去理会最后一名呢?

    一句话:给自己自信,我来到这个公司就是来做第一名的。

    3、学会保护自己

    (案例)赵刚这两天十分生气,因为他前几天已经跟广告客户谈好了价格,而且这个广告客户对赵刚他们公司的价格也能接受。只是客户给赵刚打电话,赵刚没在。旁边的一个与赵刚有竞争关系的同事接的电话,他跟这个客户说赵刚给你的价格太高了,如果你从我这里签单,我可以再给你打一个八折。故事的最后,客户还是跟赵刚签了单,只是价格又打了一个七五折。 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被如此小人算计了一番,使公司和自己的利润都折了25%,当然由于这25%赵刚的业绩还没有超过那位“同仁”。末位淘汰使每一个同事都成为竞争对手,对竞争对手也不能太过仁慈。赵刚在这件事情上吃一堑长一智,以后他给客户的电话都是自己的手机号码。

    一句话:害人知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呀。

    4、把销售额平均分配

    (案例)陈玲最近正在安排她的销售业绩,怎么销售业绩还能安排?没办法,陈玲他们公司有末位淘汰制,这种淘汰机制是每个月的最后5名被黄牌警告,连续2个月在最后5名徘徊就被清除掉,而一年累计4个月在最后5名的,对不起一样走人。因此陈玲在已经谈成两笔单子,但是想把其中的一个单子放在下个月再签,这样下个月就不用担心了。 如果你的公司就是这样的无情,那你也必须要为自己考虑。陈玲实在是聪明,把本来这个月就可以签的单子放到了下个月,如果下个月还有单子,在完成任务或排名在后5名开外的,又可以放在第三个月里,使自己不用担心被淘汰的危险。这也是淘汰的压制下,人民群众想出的又一个方法吧。

    一句话:适者生存。为了生存,什么招都用吧!

    末位淘汰制是把“双刃剑”

    末位淘汰制的争论由来已久。有人说末位淘汰制的推出,使你有了危机感、使命感、紧迫感,末位淘汰使你无怨无悔。有人说末位淘汰制度对员工的心理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也有人形象的比喻末位淘汰制度为“抓小偷”,谁跑的慢,肯定是被抓到,而且必须有个人被抓到。于是良好的合作气氛没有了,每月的绩效考核成为大家害怕而又无法避免的事情,直接出现的后果就是大家互相猜疑、互不信任,从而影响团结。并且每个员工的业绩、表现都有一定的周期和规律,而且影响本身-工作的原因是由众多的因素造成的,于是人人自危,造成心理压力过大,不得不离开公司。总而言之,末位淘汰制度的适用是有一定范围的,不顾自身企业的实际而盲目的使用这一制度不仅不会对企业产生好的作用,反而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关闭窗口】


收费标准 | 广告投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测评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本站信息均由求职者、招聘者自由发布,本网站不承担因为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530402799883384T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19]第0402000213号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滇B2-20230186

Copyright © 2005-2021 yxzp.net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红塔区气象路22号—滇中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服务大厅
人才招聘网电话:手机:13308890967 0877-8889990 网站在线客服QQ,点击即可交谈 人才招聘网QQ:2242706723 微信:yxzp01

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