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在“天使”的庇护下
|
发表时间:2008/10/20 浏览 1291 次 |
背景资料 “天使”降临 大学生创业缺少经验,但更缺少资金。今年3月,一个名为“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的“天使”降临了,将对那些有志于创办自己的事业的莘莘学子进行风险资金赞助。 这个又名“天使基金”的创业基金,由上海市教委、科委牵头,全市每年财政拨款5000万元,由高校、区县进行资金配套,同时吸引社会捐款,委托上海市科技投资公司进行财务管理。 目前,上海已初步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4所大学设立受理点。上海高校包括科研院所毕业阶段的在校生、离校应届毕业生都可以在受理点提出资助申请,外地留在上海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上海户籍在外地高校就读回沪创业的毕业生都可以提出申请要求。 基金管理部门将对项目申请者先进行项目孵化,资助5万元以内的资金;孵化结束后,组织进行审核和专家评估,合格的项目进入创办企业阶段,由基金以直接投资形式进行资助,原则上每个项目资助额为30万元以内。 过去,由于大学生创业项目都属于种子期,成功率很低,前途未卜,风险投资公司出于回报的考虑一般都拒绝投入。为了鼓励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拓展应届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上海适时推出了这一基金,并将坚持投入。 创业,你准备好了吗 几乎与“天使”同时降临,上海复融信息咨询公有限公司(筹)就是这样一家在“天使”的庇护下正蹒跚学步的学生创业团队。 目前公司除了拥有7位博士生之外,还吸纳了十五六位硕士、本科学生。这是一个年轻团结的团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创业,他们走到了一起。 陈衍泰,复融信息咨询公司的市场总监,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复旦大学创业与创业投资研究中心研究员。他告诉记者,作为一名马上毕业的博士生,他的就业前景并不黯淡,公务员或是去学校教书都是很好的出路。而他之所以走创业这条相对来说比较艰辛的路,一是因为他所学的专业———作为创业学科的理论学习者,他迫切希望那些理论能在实践中得到证实;另外也是因为来自年轻人内心的激情。谁说不是呢,人生能有几回搏?为什么不在青春岁月让激情充分燃烧? 不过,陈衍泰也承认,创业,光有激情是不够的。资金就是个大问题,好在他们很有幸即将获得“天使”带给他们的20万左右人民币的风险投资。而之所以能获得风险资金,陈衍泰认为是因为有了一个有市场并有可能盈利的项目———国内第一家专题大学生生涯网站“好职涯”网(www.Howca-reer.com),而高学历的创业团队更是为项目提供了优秀的技术支持。譬如说网站及软件开发,譬如说心理咨询的团队等等。 另外,之所以有机会得到风险投资,陈衍泰说,可能还有另外两个原因。一、在得到风险投资之前,他们自己筹措了不少的资金使项目已经运行,好职涯网在今年6月已经开通。投资总要考虑回报,投资者见物投资总比不见物投资心里感觉踏实些。二、一个是致力于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一个是关注大学生的创业与未来,公司的事业追求与“天使”基金目标不谋而合。 对于创业的艰辛,陈衍泰也实话实说。学生创业很难,一、要有足够的心理及体力的准备。激情、团队、技术、资金、市场等等元素,如没有准备周到,则谨慎进入。二、如一旦决定创业,则必须执着地投入精力,半夜两三点睡觉将会是家常便饭,一个月跑烂一双鞋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三、创业必须要有方向感,团队中应该有几个有经验者。当然,如今的“天使”基金就有这样的机制。除了投放资金外,基金会还会有专业指导老师帮助初创业者调整方向,真正是“扶上马,还走一程”。 李绍东,复旦管理学院经济学硕士在读,负责公司的企业推广。李绍东刚进入这个团队不久,他说,非常认同这个团队的创业精神,自己也在学校其他部门兼职,也有收入,进入复融就是被大家的创业激情所吸引。他说,他喜欢一种从头做起白手起家的感觉,复融和“好职涯”网都刚刚起步,但他十分看好公司及项目的市场空间。7月,他们已经举办了一次职场精英训练营,参与者来自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的各个学校,反响很好,也给了他更大的信心。 沈静慧,复旦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三学生,系团支部书记,负责复融创业团队的企划推广。沈静慧说,参加这个团队也是机缘巧合。当时,由她参与组织“前程联盟项目”正在系里热热闹闹进行,讨论的内容也正是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正好知道复融及“好职涯”网即将运作,于是她便邀请了复融团队的成员来参加讲座。双方的思想便撞出了火花,复融团队帮助沈静慧们更好的规划职业生涯,而沈静慧们的思考也让复融更看清了他们团队的市场潜力。于是,沈静慧和十几个同学一起进入了复融团队兼职。 沈静慧说,在复融她主要负责企划,如文化建设、CIS设计及公司LOGO设计等等。在工作中她看到了创业的艰难,也感受到了创业的快乐,更让她认清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无论她将来是否继续在复融,而这份兼职创业会让她终身受益。 “好职涯”,为大学生同行 “好职涯”网是复融运行的一个创业项目。在申请“天使基金”的计划书上,它被定位于“为中国大学生职业发展提供系统专业的服务”。也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家专题大学生生涯规划网站。 陈衍泰介绍说,“好职涯”网的背后有一个很好的团队做支持。其团队的核心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信息学院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产业经济、创业投资、计算机等专业的在读博士生组成,而在线及线下的咨询则依托上海市高校心理(咨询)协会和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因此,“好职涯”网作为中国第一个专题大学生生涯规划网站,完全能做到将职业发展、心理学与计算机技术整合,着力于开发中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人力资源开发等。毫无疑问,这是一项有益的事业。 作为一个大学生生涯规划的网站,“好职涯”网为大学生提供在线职业资讯、在线职业(性格)测评、在线职业咨询、在线职业推荐等系统服务,并精心为大学生绘制了“大学生成功职业引导图”,形成了七彩的“好职涯大学生职业发展价值链”。 陈衍泰说,他们很自豪,因为那些测评软件都是他们的技术团队花了约半年时间自己开发的;而在线咨询,则完全由他们的博士、硕士成员组成。由于团队成员都比较年轻,与大学生们都是同辈人,网站也由此推出了“人人都是规划师”的“同辈咨询师”概念,让大学生学会规划自己之外,还会指导同龄人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 当然,陈衍泰们并不满足于此,而职业生涯规划也仅仅是他们的切入点,他们希望利用自己的技术,形成完整的数据库,并能在不久的将来实现数据库营销模式。 也许有人会问,“我能不能创业?”也许有人会说,“有了好点子就是没钱!”什么是创业?创业,就是一个发现和捕获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和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而陈衍泰、李绍东和沈静慧们正在努力地完成这样一个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