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应聘服装店营业员,然后伺机对顾客的钱包下手,等顾客反应过来时,“营业员”已经丢下铺子跑得无影无踪。最近,成都的一些服装店就出现了这种新型盗窃案。消协人士提醒,年终岁末,商铺老板在招人时,一定要把好“进门关”。
案例:试完衣服,钱包没了1月16日,成都的王女士到蜀汉路一家服装店看衣服,东挑西选后,她看中了一件桃红色的羊绒大衣。店内一个女营业员态度很热情,再三邀请王女士进里间试衣。“这个小妹个子大概160公分,眼睛大,说话有点川北口音。她说衣服可以随便试,即使不合意也没关系。”见对方态度诚恳,王女士就拿起衣服进试衣间,“我刚要进去,她说可以帮我拿外套,我没多想,就同意了。”岂料,等王女士试衣完毕,正欲结帐时,却发现她的外套随意搭在一张座椅上,小妹不见了,自己外套中的500元现金不翼而飞。
王女士忙向店内其他营业员询问那小妹的去向,一名营业员称,这个小妹是当天下午才来应聘的,正处在试用期。“刚才,她说要上厕所,我们也没有注意。”营业员如是说。随后赶来的老板称,这名员工的录用手续都还没办好,也没有看过她的身份证,只记得她姓李,因为店里缺人,所以就临时叫她先顶上。随后,王女士向附近派出所报案。“案子没破,老板就不认帐,也不愿意赔我。”
王女士说起就一肚子火,“这些服装店不把好用人关,出了问题当然应该他们赔起!”
提醒用人单位要把好“进门关”
采访中记者发现,王女士的遭遇并非个案。那么,在服装店购买衣服时东西被员工偷了,究竟该谁负责?成都市金牛区消协秘书长方凯称,由于盗窃者潜逃,对于消费者丢失物品的数量、金额都不能确定,这类消费纠纷是消协调解的一大难点,往往只有等破案后才能解决。鉴于此,过去对这种涉及盗窃的刑事案件,只要公安部门立案调查,消协等部门便不再受理,以免出现一案多投的状况。
方凯提醒消费者,在公共场所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不要因为对方是店内员工就轻易交给对方保管。同时,广大经营户进人时要把好“进门关”,出现盗窃事件后,应该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破案,并对员工加大教育力度,以免同类事件再次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