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是我党立足实际,加快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农村和谐稳定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乡土人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起着关键、主导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乡土人才身居农村、了解农事,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通过“言传身教”,带领农民群众发家致富。为更好地宣传在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的乡土人才,本报与市人事局共同开设“玉溪乡土人才风采”专栏,以激励更多的乡土人才脱颖而出,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争做人才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玉溪新闻网讯(记者 舒勇 通讯员 权永红)把自己学习掌握的技术、经验无私地介绍给广大妇女姐妹,鼓励她们自尊、自信、自强,在家做个贤内助,在外撑起一片天,实现自身价值,努力创造幸福生活。她就是通海县九街镇三义村农民储焕仙。
依靠科技求发展 勤劳致富成能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1994年,储焕仙主动到县种子公司学习培育优质小麦良种、水稻良种技术,取得较好效益。1993至1996年,她主动配合烟草公司,与镇烤烟课题组一起,进行了烤烟种植实验,连年取得丰硕成果,得到上级的好评。1999年,她响应政府号召,调整产业结构,引进蔬菜新品种日本绍菜试种获得成功。同年4月,她建盖两亩大棚,从省农科院引进康乃馨、洋桔梗等花卉品种进行试种,亩产值达1万元以上。
2003年,她参加通海县科学养猪学习班后,和丈夫商量发展养猪业,饲养10头仔猪,当年挣了5000元。第二年,她向亲朋好友借款,投入自己全部积蓄,建起简易猪舍,进行扩大再生产。经过3年多的努力,改变了传统落后的饲养方法,实行科学养猪,发展成现在年出栏生猪550多头的养猪大户。
一花独秀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
致富后的储焕仙不忘众乡亲,时刻心系群众致富奔小康。结合村里人多田地少的特点,她因地制宜,带领群众大搞优质蔬菜种植。为解决绍菜种植技术难关,她经常跑到农科站求教,并利用在农广校所学的知识,反复向群众们讲解施肥、管理等技术。几年里,依靠她的带动,绍菜已大面积在九街镇栽种。在大棚花卉试种成功后,她毫无保留地向群众介绍种植经验、传授种植技术,在她的带动下,现在三义村种花卉的农户已发展到60多户,上规模种植的有5户。
储焕仙科学养猪成了科技致富的榜样,邻近的村民纷纷向她取经,她毫不保留地将自己掌握的快速育肥科学养殖和防疫治病技术传授给他们,帮助乡邻共同致富。困难户储丽华家养了20头猪,由于家庭困难,没钱购买饲料,储焕仙让她先拿饲料喂猪以后有钱再付。白塔营的吴敬铭养的10头猪全部患病,储焕仙主动上门诊断,免费治病。通过储焕仙的带动、传授,很多农户学会了种植、养殖等新技术,收入大幅度提高,逐步向小康迈进。
勤劳致富出硕果 巾帼能人当会长
在储焕仙的带动下,到2004年,三义村共有31户农户从自行散养发展成为规模养殖,并于2005年被命名为“玉溪市三义养殖园区”,得到专项扶持资金15万元。到2006年,小区已建成规模化猪场29个,投入资金687万元,猪舍建筑面积达36642平方米,生猪存栏6997头,全年生产优质仔猪11895头,出售商品仔猪6173头,销售收入达716万元,人均1329元。
为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给养殖户带来更多的市场信息及科技知识,提高养殖户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水平,经过各相关部门的努力,九街镇养猪协会于2006年12月成立。由于储焕仙的带动效果明显,对农民增收做出了杰出贡献,她被推选为协会理事长。她从头学习,四处请教,建立健全了协会的规章制度,明确了协会运作思路,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养殖协会现有会员26户。储焕仙积极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为农户解决资金、技术、营销上的困难,多方收集市场信息,为会员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服务。
尽职尽责做干部 开拓进取为大家
储焕仙担任着村调解主任、计生宣传员、妇女主任。因为她的热情、诚恳,在村子里,村民们有什么事都喜欢找她谈,有困难就向她说,她总是尽心尽力帮村民排忧解难。村里有三个“五保户”生前得到她很好的关照,死后她还热心地为她们办理丧事,为此,村民们都说她是三义村的“大媳妇”。谁家有家庭矛盾找到她时,她都热情帮助解决问题。白塔营有一名妇女与丈夫因家庭琐事闹离婚,储焕仙通过做工作,使他们破镜重圆;鞑子营一农户长期闹公媳矛盾,储焕仙帮他们签订了赡养协议,使家庭重归和睦……真诚的态度和细致周到的工作,使储焕仙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广大妇女积极响应计生国策,晚婚晚育的多了,超生的没了,全村计生率一直保持100%。在她的组织下,广大妇女群众跳起了健身舞,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2005年4月,三义村被确定为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作为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她又找到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她积极参与旧村改造,为新农村建设提建议、想办法、做实事。在修建乡村道路中,她把个人私事抛到一边,不分白天黑夜,连续坚守工地40多天,确保了工程按质按时完成。
储焕仙的付出得到了群众的好评,也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先后被省、市、县、镇表彰为“女科技示范户”、“优秀妇女干部”、“优秀党员”、“优秀调解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