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标准 广告投放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才测评 法律声明 隐私声明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返回网站首页 最新个人求职信息 最新企业招聘信息 求职攻略 企业免费注册 个人免费注册 最新公告 意见或建议 年终大排行:谁的薪酬在涨? - 玉溪人才招聘网 www.yxzp.net 联系电话:0877-8889990 专业正规的人才网站。


年终大排行:谁的薪酬在涨?
发表时间:2008/1/11    浏览 972
 来源:阿里巴巴 

  小刘是一家股份制银行的部门经理,临近春节之际,他打算带上全家一起去欧洲旅游,这个计划应该说是他给自己的奖励。因为,节前他不但升了职,而且还分到了数目不小的年终奖。仔细盘点这一年,小刘的薪水跟最近的股市大盘一样,可谓“涨”势喜人。

  到底有多少像小刘一样的人,一年赚钱赚得盆满钵满?

  房地产:增幅最缓

  房地产行业薪酬总体相对稳定增长,但是增幅低于金融、高科技行业。上海地区薪酬水平最高,但是增幅最缓,北京、深圳薪酬水平紧跟其后,其中大型房地产集团公司由于近两年持续往二级城市发展,因此薪酬继续稳步增高,但是一些中小型地产企业受到资源积压,薪酬水平与大型的地产公司差距越来越大。

  地产开发行业的下游是建筑设计与施工、物业管理、地产经纪。从薪酬水平来看建筑行业仍然属于劳动密集行业,高薪酬主要集中在行业技术人员和高层管理者。而整体水平依然明显低于地产开发行业。地产经纪和物业管理行业近两年薪酬水平持续走高,伴随着地产开发趋于饱和,作为经营性行业地产经纪和物业管理的薪酬增长将被看好。

  与往年相比,2006年房地产行业薪酬结构逐渐向合理化靠近,随着职位等级的增加变动收入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市场中高管人员的薪酬水平差距非常大。

  2006年,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整个行业的增长幅度相比于前两年明显渐缓,尤其是上海地区,薪酬在某一时期甚至出现负增长,从而反映出前几年上海房地产的泡沫式发展的不合理。

  分析人员认为,2007年地产行业的薪酬增长主要会体现在二级城市上,由于一类城市的资源越来越少,更多的大型地产企业会往二级城市发展,因此2007年像大连、青岛、天津、西安、苏州、杭州、成都、海南等更多地区的房地产将迅速升温,从而也将带动众多二级城市的地产行业薪酬增长。同时,很多中小型的地产企业由于没有其他地区的资源和宏观调控的影响,正面临着被吞并或倒闭,同时由于2006年金融行业的复苏,一类城市地产行业的增长幅度会相比于前几年略有下降。

  牛市带动下投行经理最赚钱

  股市、汇市的走强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也带动了中国金融业收益的增加。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各领域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行业整体状况的好转,使行业中各公司薪酬水平也水涨船高。2006年金融行业整体薪酬水平相对于2005年以年度现金收入总额口径计算增长了10.4%。

  不难发现,诸如投资银行、国际业务、固定收益、经纪业务、证券投资在内的与业务结合紧密的岗位薪酬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作为企业经营合规、内审类的岗位也在排名中占据了三席(稽核经理、首席法律顾问/法务经理、财务经理)。

  除排名靠前的经理人薪酬排名外,太和顾问还注意到随着企业各类业务量的增加,2006年度证券信息化4年来首次出现投资增长,由此在信息安全、电算、交易领域内的相关从业人员有可能成为行业人员流动重点,反映在薪酬福利水平上也会出现“水涨船高”的趋势。

  专业技术类薪酬平均水平高于职能管理类岗位的薪酬水平,平均差距在4.7%左右,但低端岗位差距不大甚至职能管理类岗位薪酬水平还略高,两类岗位的主要差距在高端岗位上。太和顾问认为随着大盘走势的进一步明确,两类岗位序列间的差距还有可能进一步加大。

  而在专业技术类部门薪酬对比中,传统的经纪业务与金融投资在大盘上扬的过程中成为各券商薪酬给付的重点,而作为2004年、2005年度薪酬给付重点的研究开发类部门的薪酬定位在2006年有所下降。

  高科技行业:薪酬增长的同时整体离职率也在增长

  受国家宏观经济和产业布局影响,高科技行业整体发展势头良好,2006年度高科技行业薪酬增长率约为9.3%,去除物价影响,实际增长率约为7.5%.

  薪酬增长的同时,高科技行业整体离职率增长也呈现加速趋势。2006年度高科技行业整体离职率为18.8%,较上年增长了2.6个百分点,其计算群体主要覆盖主动离职人群。

  纵观高科技各细分领域,均呈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通讯产品领域独领风骚;互联网行业经历了前段时间的低谷后,重新找到了新的发展模式,并迅速发力,行业从业人员薪酬也随着水涨船高;虽然自中国移动出台二次确认的新规以来,SP对自己的前途命运一片渺茫,甚至不少公司进行了降薪甚至大规模的裁员,但SP领域薪酬依然处于高科技行业高位;2006年对软件与系统集成行业可谓是顺风顺水的一年,行业飞速发展,从业人员薪酬涨幅也位居高科技行业前位;而IC领域薪酬明显与其他领域还有一定差距。

  医药行业:薪酬增速趋缓但仍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2006年医药行业薪酬增长率为9.2%,去除物价影响,实际增长约为8%左右,较2005年的整体增长率8.8%有小幅上涨,但薪酬增长率上涨的速度明显趋缓;而且从比较中发现,医药企业中高层员工(主要是部门经理含以上层级)薪酬增长的幅度普遍高于低层员工(主要是部门经理以下层级),具体的增长率指标见表三。

  随着行业内企业的两极分化,不同企业的薪酬两极分化将更加明显。由于我国医药行业受国家控制较严格,所以整个医药行业的发展变化受政策的导向性比较明显。2006年整个医药行业受包括“反商业贿赂风暴”、取消“一药多名”、加强农村卫生建设及国家加大对医药研发的支持等多种政策组合影响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同时,医药行业的不同企业间的薪酬差距也正在随着这些企业业绩和效益的差距不断扩大而增大。这些变化可以从不同医药企业各层级间的薪酬差异范围进行分析,如表四所示,两年间不同企业的高管层的薪酬差异增加了近14%,而经营管理层增加了7%,执行层增加了9%,医药企业间的薪酬差距明显增大了。



【关闭窗口】


收费标准 | 广告投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测评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本站信息均由求职者、招聘者自由发布,本网站不承担因为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530402799883384T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云)人服证字[2019]第0402000213号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滇B2-20230186

Copyright © 2005-2021 yxzp.net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红塔区气象路22号—滇中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服务大厅
人才招聘网电话:手机:13308890967 0877-8889990 网站在线客服QQ,点击即可交谈 人才招聘网QQ:2242706723 微信:yxzp01

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