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广西大学2008届毕业生(冬季)供需见面洽谈会在广西大学篮球场举行,210多家用人单位前来招聘。在招聘会现场,一些用人单位设计“另类陷阱”,考验求职者的求职心态。
11月24日下午2时,招聘会已接近尾声。在招聘会现场,笔者在某房地产公司的展位前看到,该公司负责前来招聘的曾先生胡子凌乱,而且并不穿正装,而是穿着一件有些陈旧的圆领T恤。
曾先生说,他是故意这样打扮的,目的是想考验一下求职者对细节问题的发现能力和指正的勇气。他说,他们公司来参加此次招聘会是想招聘一些管理方面的人才,这一类人才一定要具备细心、敢于指正的勇气等基本素质,否则在工作中很容易出错。
结果有些让曾先生失望:“今天没有一个求职者指出我的不当打扮,倒是我在不断的提示这些求职者要注意穿着,其目的也是要这些求职者能反过来指出我的穿着问题,很遗憾,不论怎么提示,这些求职者除了承认他们的穿着不当之外,并没有指出我的不当。他们主要是缺乏指正的意识和勇气。”
前来招贤的南宁市某地毯商行的李先生表示,来应聘的很多学生都不太重视细节。他说,在招聘时,他故意问应聘者何时能到商行实习,并要求他们在自己的简历上写下具体的时间,几乎所有的人都只写下时间,而没有注明具体事项——“何时能到商行实习”。
李先生说:“虽然这是小事,但也能反映出应聘者考虑问题是否周全,平时是否注意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