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供需见面会上求职:找份中意工作不容易
|
发表时间:2007/2/28 浏览 1403 次 |
昨天上午,2007年全市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在国际展览中心举行,1.5万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参加了这场人才大集。“找到合适的工作了吗?”面对记者的采访,约半数大学生频频摇头:“简历倒是投了不少,能不能找到工作还很难说!”
李晓雪是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的一名应届毕业生,尽管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但能不能找到一份中意的工作,她心里还是没有底。在荣成华泰汽车有限公司的招聘摊位前,李晓雪接受了招聘人员的现场面试,但招聘人员提出的工作要求,李晓雪在学习中从未接触,她只有遗憾地放弃这一应聘机会。李晓雪告诉记者,她前天刚刚参加了在烟台举办的供需见面会,好工作倒是不少,但却没有一份能当场定下来。前天,她投了十几份简历;这次,她准备再投出十几份,期待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我们对各公司的情况几乎没有了解,只能凭着公司的名称猜测公司性质,然后再去应聘。”与其他已做好求职准备的毕业生相比,山大威海分校应用物理专业毕业生小王则有些迷茫。小王说,她是该校该专业首届毕业生,由于没有学哥学姐的求职经验可资借鉴,他们班的同学找起工作来都显得比较盲目。进场后,大家只好挨个摊位转,觉得哪个公司与自己的专业沾边,就投一份简历。“多投一份简历就多一份希望吧!”小王说。
“简历倒是投了几份,但没几个中意的单位,主要是工资较低。”记者在见面会现场了解到,一些应届毕业生虽然投出了不少简历,但是真正能够令他们满意的单位却较少。“月薪2000元才是最合适的。”山东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吴宗亮说,他各科专业成绩优秀,能熟练操作计算机,还过了英语六级。他与同学曾做过一个关于个人接受教育投入与产出的计算,按照上大学4年所需的费用,毕业后月薪超过2000元才不至于“赔本”。但是,他看好的几家用人单位提供的月薪都仅在1000元左右。
“毕竟自己没有工作经验,还是慢慢来吧!”与吴宗亮的高薪期望相比,吉林大学的李峥则显得比较务实。在某公司的摊位前,他眼睁睁地看着一名与自己同等学历却已有两年工作经验的男子拿到了面试通知,而自己却遭拒。吴峥表示,自己不会过分在意工资的多少,只要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他就心满意足了。吴峥因此在现场与多家单位达成面试协议,他认为,自己肯定能找到心仪的工作。
市人才市场一位负责人认为,毕业生在找工作过程中一定不要急功近利。只要肯吃苦,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工资自然就会逐渐提高。在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甚至还有可能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
|